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2025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学校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目标任务,精心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坚持以学促干,注重结合融合,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
开门教育 走访调研听意见
学校坚决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深入学院、深入师生开展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不折不扣落实开门教育工作要求。
5月7日,校党委书记李福华深入教育科学学院调研走访,详细了解学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学科建设情况,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代表、教师代表深入交流,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全校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校领导班子成员聚焦加快推进学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型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急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分管工作,精准聚焦调研主题,深入调研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德师风、开放办学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听取师生意见,切实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成果转化落地见效。
办好实事 真抓实干解难题
学校注重推动调研教育成果转化,坚持真查实改,立行立改,着力解决师生难题,让“问题清单”变“满意清单”,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感、获得感。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诉求,校领导带队赴重庆、长沙、合肥、安庆、宣城、池州等省内外各地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不断深化校地联动、校企合作。校领导深入走访公司和地方政府单位,就人才培养、实习就业、产学研合作、共建“微专业”等达成合作共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千方百计推动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针对新进博士教师不熟悉实验设备和使用流程问题,学校要求相关单位编印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手册,做好新进博士教师教学科研服务工作。针对学生提出的实践实训能力提升诉求,学校强化与优质公司合作,开设智能网联汽车、碳中和技术、云计算应用等微专业,28名云计算应用微专业学生通过考核顺利入职网络科技公司。针对学生提出的诉求反馈渠道不够优化的问题,学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增“接诉即办”线上专栏,快速响应学生合理诉求,实现各类诉求“一键式”上报、“一站式”办理。针对学生提出的自习场所不够问题,学校在教务管理系统启用“空闲教室查询”功能,有效解决学生需求。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让师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使调研成果惠及广大师生。
蹄疾步稳 事业发展出成效
学校坚持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学校“数智赋能·四链融合·五位一体:服务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项目成功获批2025年亚洲欧洲无码专区在线省特色建设项目,标志着学校在校地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服务产业转型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学校应用型深度转型注入新动能。生命科学学院穆丹教授团队《叶脉画融入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成功入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2024年主题案例,成为学校首个入选主题案例,标志着学校在主题案例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学校获批102个省级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项目,立项数较上一年度(76个)增长34.21%。
在亚洲欧洲无码专区在线省第八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学校共获奖81项,1名学生获“读书创作之星”(全省共5人),学校获评“亚洲欧洲无码专区在线省第八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共10个)。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师团队在2025年亚洲欧洲无码专区在线省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案例大赛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叁等奖5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数理学院师生团队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荣获全国叁等奖3项,省级奖26项。资源环境学院学生团队在第二届亚洲欧洲无码专区在线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学校坚持准确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自觉融入职责中、落到行动上,教育引导全校师生进一步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担当,以高质量作风建设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撰稿:范龙超 编辑:江伟 审核:赵丽丽)